丝绸之路发展历程——汉代丝路

时间:2019-1-3 作者:admin 分享到:
5827 Views

 丝绸之路发展历程——汉代丝路

汉武帝时(公元前140-公元前87年)丝路陆上通道,主要是西域道。所谓西域的范围是广义的,原来有大宛(今中亚细亚乌兹别克费尔干纳)、康居(今土库曼马尔罕)、奄蔡(今咸海、黑海北岸)、乌孙(今新疆伊犁河流域)、大月氏(即月氏、月支,今伊犁河上游的阿富汗)、小月氏(今青海祁连山及甘肃敦煌一带)、大夏(今阿富汗北部)、条支(今大食,今伊拉克、安息(即波斯、今伊朗)、大秦(即黎轩,古罗马)、身毒(今印度)、匈奴(即鬼方、新疆大漠南部)、疏勒(新疆喀什)、龟兹(新疆库车)、焉耆、莎车、于阗、和阗(均在新疆境内)、车师(即高昌,新疆吐鲁番)、鄯善(新疆楼兰罗布泊淖尔南)、吐蕃(西藏)等,汉代统称为36个“城南”。西域各国原来都不产蚕丝,所需丝绸全由中原大量运去,以供边贸及军事需要。汉时朝廷对各国使节来朝,常有赠赐缯彩绢匹,如匈奴单于、阏氏王后来朝贺时,就馈赠丝绸达万匹之多。为边境安定,在公元前115年在河西设置酒泉郡,继又设置武威、张掖、敦煌三郡,开辟了河西走廊的治理。又在公元前139-公元前126年,及公元前119-公元前115年期间,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各国,先后经过新疆各民族地区,到达中亚和西亚一带;进而通向地中海中部和阿拉伯地区,到达欧洲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(即君士坦丁堡)。正式开通了东西方之间的陆上丝绸之路,也为加强中原地区汉族和西北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,做出了贡献。从此西域各国才开始有了蚕桑丝绸生产,如和阗地区最早传入养蚕后,即以产丝闻名。在上述地区,考古发现的丝绸文物相继出土很多;还出土画有古代中国公主,把蚕种放在帽子里带出国门的画版。疏勒按当地语意的解释,就是“丝绸集市”。


汉代这条陆上丝路的路线,是从都城长安(东汉时为洛阳)出发,到敦煌为东段;自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西进。南路出阳关,经楼兰、于阗、莎车等地,越葱岭(帕米尔高原),到大月氏、安息,再往西到条支、大秦。北路出玉门关,经车师、龟兹、疏勒等地,越葱岭,到大宛、乌孙、康居、奄蔡,再往西南到安息、大秦。这条通路穿过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,跨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帕米尔高原,然后经过前苏联的乌兹别克和土库曼、阿富汗、伊朗、伊拉克,直抵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地中海东岸,全长约达七千多公里,是世界古代史上最长的一条商路。从地中海港口再经海路,可通往埃及和意大利半岛。西域是我国向西传播丝绸的主要通道,中原丝绸进入西域以后,进一步西传,必须经过安息(波斯),然后才能进入欧洲大秦(罗马)。拜占庭帝国的泰尔、培罗特两地(今叙利亚),是著名的丝绸中心。但是安息长期控制了中国和大秦之间的这条商路,所以古代波斯与拜占庭两国,常为丝绸贸易的利益发生矛盾而多次引起战争。至今在敦煌、楼兰、吐鲁番、民丰、喀什等地的西域古道上,出土大量的汉代丝绸实物,证明了丝绸向西外传的史实。


秦汉时海上丝路有东路和南路二条路线,以南海丝路为主。南路主要与南亚各国交往,中国海船从番禺(广州)、泉州、雷州半岛的徐闻、广西合浦等地出发,向南绕过马来半岛,进入印度洋,到达南亚各国。汉时与我国有丝绸贸易的国家,主要是占城(越南)、掸国(缅甸)、阇婆(爪哇)、勃龙(加里曼丹)、泰国、孟加拉、身毒、狮子国(斯里兰卡)等国,这条航路可经苏门答腊(印尼)返航。如从印度洋继续西航,可到达阿拉伯半岛及北非,通往安息,或经红海到达开罗、意大利,再往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地中海港口。


海上通道的东路,由山东半岛各港启航,经渤海通向朝鲜;并经黄海到济州岛,通向日
本。东路航线到南宋以后,逐步改由明州(宁波)通航。在朝鲜平壤附近的乐浪郡王吁的
古墓中,曾出土一批东汉初年建武和永平年间(25—75年)的中国丝绸文物。

版权所有:http://www.siyuroom.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
 
QQ在线咨询
销售服务热线
销售中心:15669098583
手机/微信
15669098583
/*统计代码*/